2017. 04. 22
沿著飛龍步道 走讀貓空歷史
從政大校門口進入,開啟了「人與大地對話」系列第一場戶外走讀。紀權窅講師一邊走一邊告訴大家沿途所經過的地質風貌,地形的起伏、山脈地走向、河流的蜿蜒原來都與腳下踩的地層息息相關。步道旁時而露出的岩層,可以看出地層的岩石組成、地層方向,雖難以鉅細靡遺的觀察千萬年來地質的奧秘,但前人卻靠著經驗摸索,從大地中學習智慧,與大地和平共存,百來年一點一滴辛苦的開墾出貓空的大片產業。走在人與土地的故事長廊中,伴著綿綿細雨,我們學著將以往對「生態」的想像,從動植物轉移到整個大地。
離開政大校園,沿著飛龍步道往上走,前往晨曦茶坊,拜訪茶師張迺妙的第四代子孫張益盛老師。過了樟山寺後,步道陡度趨緩,沿途可看見住在此地先民的墳墓,以及一片一片的茶園,展現了自張迺妙茶師開始,在這裡生根蓬勃的茶產業樣貌。
「你們所走的飛龍步道,就是以前居民從上下山,必走的一條道路」張大哥說。這一帶的居民,大多姓張,祖先從福建安溪移居過來,定居在此。張迺妙茶師生於1875年(清光緒元年),他回唐山學會製茶技術後,改良了包種茶的栽植技術,雖年紀輕輕,已贏得製茶比賽的優勝,自此十年,足跡遍布全台,將種植茶葉的技術和各地茶師分享、交流。文山區也是臺灣鐵觀音的少數產地之一,張迺妙茶師從大陸帶回鐵觀音的植株,它的栽種條件要求很高,比起包種茶更加嬌貴,因此產量很少,但因為風味特殊,常常供不應求。就這樣,祖先們靠耕種、做工,在文山地區生根,並且發展出跟此地生態和諧共存的方式。
「我小時候,田裏面都是泥鰍,我們也常常去抓螃蟹,生態非常豐富」,張大哥回憶道。從民國60年代開始,政府政策輔導發展茶葉,並轉型觀光,那時長輩們才發覺,以往透過中盤商一斤只能賣出幾百元的茶葉,能夠創造出這麼高的產值。從那時起,張大哥不必再跟著哥哥與父親在寒冷中下田,村子裡的生活也漸漸改善。
「我們這裡160多年來,環境都沒什麼改變,就是作物改變而已」,走在山林裡,可以聽見大冠鷲的叫聲,抬頭一看,台灣藍鵲飛越而過,到了晚上,還可以欣賞飛鼠的英姿,春夏之際,便是螢火蟲的季節。張大哥說,這裡生態很好,但可惜垃圾有點多。
貓空觀光客變多後,田裡的垃圾變多了,很多遊客慕名而來,在山林裡郊遊、野餐,但人走了,垃圾卻留下;張大哥提到,曾經有鳥友為了拍攝大冠鷲幼鷹,把牠從巢裡抓出來,拍完再放回去,重複幾次,牠也飛不動了。
「做農夫的,對氣候的變化很敏感,最近這幾年東西越來越難種」張大哥說,現在是季節往後推移,但不知道往後幾年會變得怎麼樣。家族的生活經驗告訴他,大自然和人類的關係是非常緊密的,山林充滿自然的寶藏,很鼓勵大家多上山走走,但希望要對自然負起責任,把垃圾帶走。
近兩小時的分享,帶我們從160年前張家祖先的奮鬥,連結到處於現在這時代的我們,所面臨的變動的未來,心中有太多衝動,該如何去做呢?
「從自己開始做起,如果我們在FB上PO出山林的照片,傳遞為自然友善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美食的話,從個人到身旁的朋友,一定可以產生改變的」,張大哥開朗,又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