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步履是否太過匆匆?

       竟錯過了春天綻放的第一朵小花。

我們的旅程又是否太過汲汲?

       當我們瞥見象徵生命盟約的小花

       在寒冬尾聲的狂風肆虐下堅定地展現它的美麗時,

       卻未曾駐足片刻、安靜觀賞。

 

– 羅斯頓,摘自「逾越節花」(The Pasqueflower)

關於羅斯頓教授


走向野性的哲學家

1932年羅斯頓出生於美國維吉尼亞州強普山 (Jump Mountain) 山腳下的小村落,承繼其祖父羅斯頓一世、父親羅斯頓二世,他是美國長老教會第三代牧師。羅斯頓教授一生嚮往高山的雄偉超越,因為高山能引導我們仰望比天空更高的境界。

羅斯頓七十歲生日時,買了一個預備將來與先人一起安眠要用的墓碑,上面刻著「一位走向野性的哲學家」(A philosopher gone wild)。第二天,他再次攀登家鄉附近的強普山,証明自己依然「一息尚存」。

心嚮自然的神學家

1953年畢業於北卡羅萊納戴維森學院,取得物理和數學雙學位,之後進入李奇蒙德的協合神學院進修,再前往蘇格蘭愛丁堡大學,受教於名師T. F. Torrance門下。他說:「我認為學習形上學(metaphysics)可以補充我所學過的物理學(physics)。大自然其實就是受造物(creation),因此,我必須學習更加認識造物主(Creator)。」

1958年取得神學與宗教研究博士學位後,他回到美國維吉尼亞州,擔任瓦那革羅長老教會(Walnut Grove Presbyterian Church)駐堂牧師。

關於羅斯頓
個人心願成為全球議題

延續其探究大自然的強烈熱情,他在1968年取得匹茲堡大學科學哲學碩士學位,離開了牧會長達十年的教會,受聘於科羅拉多大學哲學系,並於1992年獲傑出教授殊榮。

羅斯頓教授的學術專長,是在探討「科學與宗教」交織互動中的最核心議題,特別是在「生態系與倫理學」(ecosystems and ethics)方面的論述更是貢獻卓著。他心存感恩地指出:「我真是非常幸運,能夠在我有生之年,看到個人探索大自然的心願,已經變成全球共同關注的議題,現代人非常渴望知道人類在地球上的地位究竟是什麼。」

自然之道即十架之路

他進入學術領域最重要的轉捩點在1975年於<倫理學>(Ethics)期刊上以「有生態倫理這回事嗎?」為題發表論文。從此,環境倫理這新的學科就無法與他的名字分開,因此他被尊為「環境倫理學之父」。他的倫理學基礎,建立在一個非常堅定的信念之上:「大自然不只須要被尊敬,更是須要被當成一份神聖的恩賜來尊崇。」

在他非常有名的論文「逾越節花」(The Pasqueflower)中,他以宗教義涵來刻劃這種充滿生命力,生長於美國西部的堅韌小野花。後來,他又更進一步深化這個象徵,沉思大自然律動中「生命恆常在死亡當中延續不絕」,就好像生命渡過嚴冬的死寂之後,必會在燦爛的春天再生一般。因此,他相信「自然之道即十架之路」。

三度到訪,既是關懷也有期待

羅斯頓教授不論在學術論述的開創、學術期刊的創辦、學會的創立及長期投入、專書的著作及論文的發表等均極豐厚紮實。2003年,榮獲英國白金漢宮接受象徵基督教領域最高成就的天普力登獎,這個大獎自1973年開始,每年頒發給對宗教信仰與靈性事工具特殊貢獻的人士,如葛理翰牧師、蘇聯作家索忍尼金、德蕾莎修女等人都曾經獲得這個大獎,由此可見他在宗教界和學術界都擁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羅斯頓教授1988年的著作《環境倫理學──對自然界的義務與自然界的價值》早在1996年引入台灣翻譯出版,然而一直未受到應有的重視。我們期待這位環境倫理學大師的第三度到訪,可以與環境組織、政府部門、學界與教會界有更多實質交流,讓台灣環境運動能夠邁向更深刻而整全的方向。

The Way of Nature is the Way of the Cross.

台灣生態文史踏查
關於羅斯頓

羅斯頓教授的信念:「環境倫理的前題在於對鄉土的認同感,因為我們要在自己的鄉土具體展現生命。」得到台灣許多環境運動工作者的共鳴。2004年春第一次訪台時,我們便安排他在全國各地舉辦環境倫理講座並從事生態文史踏查,計有:台北植物園、新店溪流域、福山植物園、鴛鴦湖、福山植物園、太魯閣國家公園、玉山神學院、南島社大、史前館、卑南遺址、阿美族海洋文化館、布農部落、鸞山社區生態園地、彰基、北投采風、關渡公園、故宮、貓空等。

2008年二度訪台,在長達六週的行程中,我們再安排他至山巔海角踏查參訪,計有:扇平森林生態科學園、陽明山國家公園、關渡自然公園、烏來信賢步道及花園新城、屏東海生館、鵝鸞鼻、墾丁國家公園、四草濕地、棲蘭檜木園區、東華大學自資所棲蘭研究園區、南寮海岸公園。也在系列講座和研討會中,廣邀本地實務工作者和學者專家,與其他國際學者分享各自所從事的工作內涵,因此羅斯頓對於台灣的自然環境、歷史背景、地方文化都有深入的認識。

大師腳蹤、精彩回顧

羅斯頓的訪問行腳,皆由本會秘書長陳慈美全程規劃陪伴,她細數過程中的啟發與感動,發表在2009年的校園期刊上,喜歡羅斯頓教授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這七篇精彩故事(請點選下載PDF):自然之道即十架之路森林像教堂迷霧中的王者蕨代風華地心的氣息海洋在呼喚仰之彌高即之也溫 

整理羅斯頓教授的環境倫理哲思,我們歸納出以下12個重要面向,提供各界交流參考!

  • 環境倫理中,人類看顧大地的責任,除奠基於科學事實(fact)的研究外,必須涉及價值(value)的探討;對大自然除要有尊敬的態度外,還必須要有尊崇(from respect to reverence)的情操。

  • 永續生物圈(Sustainable Biosphere)應該優先於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社區(Community)的觀念要從傳統只關心人類社會(Society)福祉拓展至涵蓋其他生命物種的更廣大生物範疇(Biosphere)的福祉。

  • 我們必須體認「無止境的消費慾」和「無限成長的迷思」是經濟掛帥的現代社會裡最嚴重的兩大疾病,然後才能對症下藥。

  • 「培育環境素養」與「學習電腦知能」(Environmental Literate and Computer Literate)將是廿一世紀大學教育不可或缺的兩項新任務。

  • 政治人物的時間尺度只有任期的考量,空間範圍只有選區的視野。但是,環境的維護卻需要包含長遠的時間與寬闊的空間,因此,民間的監督一定要有超越時空限制的寬廣胸襟。

  • 傳統的倫理觀只強調個人的修為,環境倫理卻要求我們將倫理的考量延伸到公眾的領域。

  • 民眾環境意識的覺醒,只能算是環境運動的起點,最終還是要透過立法,確實得到法律的保障才能達到維護環境的實際效果。

  • 未來企業除善盡企業社會責任(CSR)之外,應積極朝向強調非敵對性的文化與自然價值(non-rival cultural and natural values),盡量充分發揮非耗竭性物資的利用(optimize non-consumptive goods)。

  • 台灣是個有高山、有海洋的美麗之島,同時又是一個已經高度發展的國家,如果我們能夠好好的珍惜這個島上豐富多元的自然與人文生態,建立保育文化,不但能夠造福後代子孫,而且必能成為世界的典範。

  • 以生命之河的象徵,思考過去、現在、未來之間持續且不停息的流動。於是,自身與他人、人類與自然、現今與歷史,就不再對立。我們都會如過客離去(pass away),但我們也會傳承生命(pass life on)。

  • 當我們到野地時,便能夠感受到自己正在接近終極的事物──冒出新芽、長出蓓蕾、花朵盛開、果實纍纍、生命消逝、延續後代。基督徒在這裡看見上帝創造之工。